管理员后台
永州地方文化数据库
内部检索

祁阳渔鼓

  • 【获取途径】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 【全文】 祁阳渔鼓简介

    祁阳渔鼓,又叫打渔鼓,历史悠久,在明清以前,祁阳城镇、乡村就有演唱渔鼓的习俗了。到了民国时期祁阳渔鼓的演唱已很盛行。

    祁阳渔鼓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集“诗引”,唱腔、道白于一体。以渔鼓唱腔的基本旋律为主体,吸取祁剧南北二路的各种板式以及祁阳小调中的调子,极大的丰富了祁阳渔鼓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很受群众欢迎。

    祁阳渔鼓,开场时,有四句“引子”,如:“老者们喜听唐朝传,少者们爱听宋朝情、唐宋两代我不讲,单唱当代一段文。”“开场白”完了,就唱正文,这是渔鼓的主体,正文唱完了,就收场唱煞尾腔。

    演唱祁阳渔鼓的伴奏乐器,有二胡、小三弦、月琴,但起主导的还有渔鼓筒,渔筒是用楠竹、长1.8尺,筒口能进入并排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渔鼓筒一头蒙以猪油皮(现在用塑料簿漠也可以)。

    祁阳渔鼓传统的演唱形式,过去一般是一人坐唱,如大忠桥王满,他一人怀抱渔鼓筒,不用乐队伴奏,而铜银乡的傅连生,他就一人怀抱月琴演唱,其他渔鼓筒二胡都不要。唱得入情入神。后来到20世纪70年到起,发展为4个人以上的渔鼓队,有的既是乐队伴奏者,也是演唱者。

    祁阳渔鼓演唱内容极为丰富,传统的、现代长篇的、短篇的都可以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祁阳渔鼓得到很大的发展。1951年,以邹祖西为首组织衡、祁曲艺队,以后相继又有陈福卿曲艺队,李华云曲艺队、朱敦祥曲艺队,王平林曲艺队,蒋安德曲艺队,李凤生曲艺队,蒋晓芬曲艺队等20多个渔鼓队,他们在城镇、乡村演唱,深受群众欢迎。祁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祁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 【文献类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