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后台
永州地方文化数据库
内部检索

道州古城墙

  • 【获取途径】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 【全文】 道州古城历史悠久,起源于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营浦县,唐为州,宋为郡,元设路,明、清设府,自唐贞观八年改营州为道州,民国三年改为“道县”,至今保存完整的道州古城池格局。道州古城墙始建于隋大业十一年,当时是夯土筑城,古城夹江为之,至宋代,用薄片青砖增筑加固,明洪武二年(1369年)修建砖石城。据《道州志》记载:古城周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阔一丈五尺,开设东、西、南、北门和小西门五扇城门;城墙上设有串楼73间,窝铺楼37座,敌楼3座,钟楼1座,垛楼1752个,垛眼211 个。另有祠庙31座,寺观9座,牌坊64座,亭台9座。明代洪武二年直至中华民国对城墙曾进行过多次修缮。解放后,城墙失去防御作用,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为便利县城交通大部分城垣及西、北门石拱被拆除,其料石被取作基建材料,城外护城濠沟早荒没。古城墙上原有垛楼,望城等已毁,现存民房180多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门、西门瓮城及大城门也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一并被拆除,降坡拉直寇公街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古城墙外围砌以青石,内夯泥土。现存西门至一中,西门至濂溪电影院二段,东、南二城门完好,现存城墙共5里96步约2600米是湖南境内保存最完好最长的一处古城墙。道州古城墙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研究道县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2006年,道州古城墙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墙湾里街段及州府衙航拍图

    古城墙局部

    古城墙东门

    寇公楼

  • 【文献类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