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后台
永州瑶族文化数据库
内部检索

族源历史

  • 【获取途径】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 【全文】

    族源历史 (重点介绍瑶族的起源史、历史神话传说,江华与瑶族的历史关系)(民宗部门起草,李荣喜、张华兵协助)

    第一节瑶族族称

    名称由来及其演变

    瑶族先民在不同时期与面方其他少数民族先民统称为“九黎”“三苗”“荆蛮”“南蛮”“禾沙、武陵蛮”“五溪蛮”“荆、雍州蛮”“零陵蛮”“湘州蛮”等。

    瑶族名称,最早见之于唐代姚思廉撰于636年的《梁书.张缵

    传》,其云:“大同九年(543),张缵为使,持节都督湘、桂、东宁三州军事、湘州刺史。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即在南北朝时,瑶族的名称第一次出现。

    唐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的《隋书.地理志》也是到瑶族的称谓:“长沙郡又有夷蜓,名日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游洞庭湖时,对所见的莫徭狩猎情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岁宴行》中说道:“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莫徭”是语音译,即“我们瑶族”。良师未,瑶族的称谓已去“莫”日“徭”。宰相李吉甫在其《元和郡县图志》中云:“谭州,春秋时为黔中郡,秦并天下,为长沙郡,晋置湘洲,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至此瑶族已以一个独立的民族面世。宋代,徭的称谓出现更多。《宋史.蛮夷列传》说“蛮徭者,居山谷间……不事赋役,谓之徭也。”至此瑶族已一个独立的民族面世。宋代,徭的称谓也出现更多。《宋史﹒蛮夷列传》说:“蛮徭者,居山谷间……不事赋役,谓之徭人。”周去非在其著述的《岭外代答》中说:“徭人者,言其执徭役于中国也。”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蛮》中也说道:“徭本盘瓠之后,其地山溪高深,介于巴蜀湖广间其壤接广右静江之兴安、义宁、古田、融州之融水,怀远县界皆有之。生深山重溪中,椎髻跣足,不供征役,各以远近为伍。”这些称谓有以不事赋役而得名,也有因报徭役而得名的,说明瑶族的名称,与封建统治地瑶族先民的徭役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从多数人的说法以及汉文献的记述和保留至今的民间文献的记载来看,“瑶族”得名“不事赋役”较为确切。元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施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将少数民族的称谓一律把偏旁改为“犭”字旁出现了徭为“猺”“蛮猺”,苗为“猫”“蛮猫”,僮为“獞”等侮辱性称谓。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沿用,将瑶族称为“乱猺”“猺党”“猺寇”或“猺民”“洞猺”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去掉带侮辱性的称谓,“猺”改为“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用“瑶”字,统称为瑶族。

    自称和他称。瑶族的自称和他称,在瑶族名称以前,普遍被称为“蛮”,即是“蛮”中的一部分。自瑶族名称出现以来,随着其社会的发展和支系的增多,各种称谓不断出现,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其称谓的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实为其他民族之少见。自称,有称,有勉、绵、门、炳多优、格努等106种。他称,与信仰崇拜、经济生活、政治关系、服饰文化、居环境、姓氏等因素有关多达500余种,如还愿瑶、熟瑶、生瑶、过山瑶、白裤瑶、平地瑶、十二姓瑶,等等。

    江华瑶族自称为勉、育勉、优勉、爷尼、爷贺尼、炳多优、寨山人等。勉、育勉、优勉为过山瑶的自称,意为“人”“瑶人”;爷尼、爷贺尼、炳多优为平地瑶的自称,意为“瑶人”“瑶话人”;寨山人为梧州人、梧州瑶的自称,即原居住在广西梧州地区的寨山瑶。

    江华瑶族的他称。对勉话部分瑶族的,他称有过山瑶、高山瑶、宝庆瑶、宝寨瑶、锦田瑶、雾江瑶、国赛爷等。对讲平地瑶话部分瑶族的,他称有平地瑶、伍堡瑶、五宝瑶、三宿瑶、七都瑶、八都瑶等。对讲寨山部分瑶族的,他称有梧州瑶、梧州人、寨山人、寨山瑶、阻尼等。

                       第二节瑶族族源

    一、关于瑶族起源的几种说法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关于瑶族的族源同,民族学界和史学界利用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厚待广泛而又深刻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观点有异,说法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说法。

    几种说法

    其一,长沙、武陵蛮说。

    认为瑶族源于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其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的湘江、资江和沅江流域及洞庭湖沿岸地区,其中又有人认为,不应包括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其根据是:①从《后汉书》《搜神记》《晋记》《南史》等史籍的记载看,瑶族原始居住地应在长沙,武陵地区,商一度东连寿春(安徽寿县)西通巴蜀,北接汝颖(安徽西北部),且历史上统治瑶族的封建大吏和瑶族先民举行的反抗斗争,也都在这些地区。②从西汉刘向征剿“长沙、武陵蛮”,他们被迫分东西南三路离开该地及苏州、瑶族、畲族三个民族的形成和迁徙路线来看,向东迁徙的形成畲族,向西迁徙的形成苗族,向南迁徙的形成瑶族。瑶族是从该地区一步一步往南迁徙的。③瑶族生活习俗与史籍所载之“长沙、武陵蛮”习俗相同。

    其二,山越说。

    认为瑶族源于“山越”,原始居地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尤其会稽山(浙江绍兴)和南京十宝殿,又是主要居住地。其理由是:①《后汉书》《山海经》《路史》等古籍文献和瑶族民刘文献《过山榜》等记载,以及口碑流传,瑶族先民曾居住在会稽、南京十宝殿。②江、浙一带古代是百越之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有“于越”“扬越”“瓯越”“东越”“山越”部落。百越也以犬为自己的图腾,“山越”部落,百越也以犬为自己的图腾,“山越”的习性与瑶族还会唱,吴语中有苗瑶语的成分,“越”的长音是“瑶”,“于越”二字合音是“瑶”。④认为瑶族是从东向西迁徙,再向南迁徙。

    其三,九黎蚩尤说。

    认为瑶族先民是居住在黄河下游与淮河流域和济水之间的“尤其人”,即炎黄时期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其理由是:①瑶族的自称与蚩尤的称谓相同。②瑶族的原始居地与蚩尤、九黎相一致。③瑶族的迁徒与蚩尤路线相同。④瑶族与九黎蚩尤图腾都崇拜犬。⑤瑶族人民纪念和祭祀蚩尤。⑥瑶族筛翁(师公)尊蚩尤为大法师,等等。

    其四,摇民说。

        认为瑶族先民与春秋时代东南沿海一带的越摇民有关。其理由是:《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所说的“困民国”里的“勾姓”“摇民”与瑶族有密切的关系,《山海经》和《越绝书》等一些先秦古籍出现了瑶族族称,春秋时期东南沿海一带的越摇人即是瑶族先民。

        其五,多元说。

        认为瑶族先民中既有“蛮”的成分,即“长沙、五陵蛮”“五溪蛮”等,又有“山越”的成分。

        其六,簿姑说。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商代的薄姑部落是瑶族的祖先。综观看瑶族族源众说纷纭,但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瑶族直接原于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的说法根据较为充分,理由较充足,说法较为客观。然而,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考证认为:这一说也仅仅是阐明了瑶族阶段性的历史,并未论及瑶族之源。将瑶族的历史缩短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不符合瑶族的历史面目。因此唯有第三种说法,是瑶学研究工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探讨、论证后而提出的最新科研成果。它不仅将瑶族历史向前推进了数千年,而且真正找到了瑶族之源,还了瑶族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九黎蚩尤说是瑶族之源

        第一,瑶族的自称与蚩尤的称谓相同。据史载蚩尤名尤,是蚩尤氏族的第三代首领。《史记》则云:“九黎之君号蚩尤。”大家知道:九黎是我国东南部东夷族的一个称谓。我国古代的东夷族是由风夷、阳夷、畎夷、岛夷、赤夷、鸟夷、玄夷、白夷等“夷”组成,由于其组成之“夷多,故名九夷,“九”是古代人数字观念,即多数。因其居住区泥沙呈黑色,被称为“黎”。以牛犁地种黍稻方法也称“黎”,故九夷又名九黎。所以《国语·楚语》云:“少皋之衰也,九黎乱德。”注曰:“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徙也。”这就是说:九黎只是个部落群体,其名称应是蚩尤。为什么又叫蚩尤呢?因为尤是蚩尤氏族的第三代首领,而蚩是第四代首领,蚩与尤是父子关系。尤为父,蚩为子。均得到氏族群体的拥戴,故名蚩尤。之所以如此组合,是不是含有父子连名的原意在其中。蚩尤又被称为帝攸、帝修、帝鯈、帝尤,攸、修、鯈、尤都读“由,同音同义。所以尤是称谓。据统计占60%左右的盘瑶和占20%左右的布努瑶自称为尤、尤棉、土尤、谷岗尤、祝敦尤绵、尤民、尤加、尤念、懂本尤、炳多尤、容国尤、尤门、洞本黑尤、尤诺、黑尤蒙、黑尤雷,等等,不管修饰词在前在后或在中,其核心称谓是“尤”,故说瑶与蚩尤的称谓是相同,一脉相承。

      至于说三苗、有苗、苗民,虽然也与瑶民自称同,但是不是瑶族之源呢?经过研讨和讨论,专家学者认为他们不是瑶族之源。据韦昭曰:“三苗九黎之后,高辛氏衰,三苗为乱。”郑义亦曰:“有苗,九黎之后,颛顼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而诛之。”显然,三苗是在九黎被颛顼诛灭之后始有。

    第二,瑶族的原始居地与蚩尤、九黎相一致。九黎的原始居地,史籍多有记载。瑶族(含占总人口80%左右的盘瑶与布努瑶)的原始居地与九黎蚩尤相吻合。瑶族先民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族,自称“尤”。图腾崇拜盘瓠。这在瑶族珍藏的典籍《过山榜》和汉文史籍《搜神记》《后汉书》《山海经·海内北经》等都有记述。其实,据古今天学者考证,盘瓠是高辛氏时是一个以犬为图腾标志的氏族首领,只不过在历史传说中有些神化了。“瑶族始祖与高辛氏有关系,其远古先民亦当属东夷集团的一支。

      瑶族珍藏的《过山榜》所言会稽山按近代学者杨向奎、梁钊韬的研究,应该是由山东的会稽山乔迁而来,是与某支夏后裔而迁入浙有关。盘瓠与公主婚配后在会稽山内生下六男六女,评王封地封爵,其地址有青州、兖州、滕州、瑞州、等。这些州亦多在山东河南之地。瑶族宗教仪式有“过九州”仪式,所过九州,包括宜州、青州、冀州、徐州、豫州、雍州、兖州、荆州、扬州。

        第三,瑶族的迁徙路线与蚩尤之裔的迁徙路线相同。据史载,蚩尤被黄帝杀害后,其军大败,其裔则被黄帝迫迁徙。瑶族始祖盘王(盘瓠)乃高辛氏旗下一个以犬为图腾的氏族,在高辛所居之地河北、山东、河南交界之地无疑。后与蚩尤之裔一样分东西两路迁徙。西路从黄河中下游南下进入丹水流域,成为南蛮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风俗通义》云:“蛮氏本荆蛮之后,姓盘。”盘是今瑶族的大姓,其他民族没有姓盘的。后来,这些瑶族先民又逐渐往南迁徙,到了武昌府,《评皇券牒》云:“十二姓瑶人姊妹商量要出家园,思住武昌府龙头山,好山头居住。”瑶族大姓赵姓族谱《万福攸同兰桂腾芳》也载:“始祖太公赵朝三,自后开辟年间,原在武昌府,下湖南海岸……”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也唱道:“瑶人出世武昌府,漂洋过海到千家。”就是说,瑶族先民从武昌府漂过长江、过洞庭到了临湘市龙窖瑶族千家峒。这就是瑶族史中有名的漂洋过海事件。

        第四,瑶族与九黎蚩尤图腾都崇拜犬。

        第五,瑶族人民纪念和祭祀蚩尤。

        第六,瑶族筛翁(师公)尊蚩尤为大法师。蚩尤以髀骨作为人表,使“天主”与“人主”同一。

      综合上所述,九黎蚩尤是瑶族之源。在瑶族发展的过程中,瑶族又融入了别的民族先民,这可以看成是瑶族的流。费孝通先生说:“盘瑶很可能是瑶族的主干。就是说,在历史上这一股由淮河流域南下的移民,开始时可能就是盘瑶的先民。他们在移动中,一路吸收其他的集团,形成现在的瑶族。”其意一说今瑶族来源于淮河流域与黄河中下游戏流域的东夷或九黎蚩尤;第二层意思是说瑶族先民在往南迁徙的过程序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员而形成今之瑶族。我们把第一层意思看成是瑶族主源,前面已论述,此不赘笔。所谓次源,就是说,瑶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先民,构成了今天之瑶族。

      首先是吸收了苗民族。史学界一致认为:苗瑶同源,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苗瑶是历史上三苗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二者在共同反对尧、舜、禹的斗争中联合战斗,结下深厚的情谊,故而互相融合。其次吸收的氏族应是驩兜。再次是夸父。夸父是中国上古史最伟大的氏族(民族)之一。据《湖南瑶族》叙述,瑶民族在形成过程中还融入了濮人、撩人、俚人、巴人、蜒、越族、楚族的先民。也就是说瑶族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吸收了三苗、驩兜、夸父、濮、撩、俚、巴、(廪君)、诞、越、楚等较大的古代民族的成员,当然也还吸收了一些较小的民族成员,如戎、蛮、庸、共、苴、夷等等,特别是华夏民族(汉)成员,最终形成了今日的瑶族。这些民族的成员融入瑶族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杂居”。其途径一是联合斗争和共同迁徙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相互融合;二是互通婚姻,特别是瑶族招赘其他民族的男子;三是封建统治阶级派往瑶区的官吏、屯守官兵、隘兵等,其子孙与瑶族长期相处,无形中接受了瑶族的文化,而融入瑶族社会中;四是收养关系。瑶族中有不成文的规定:若本人无子女,可收养本族或其他民族的小孩,顶替香火;五是为逃避苛捐杂税、赋役,避战乱、天灾,部分其他民族躲进瑶山,长期在瑶山居住“习俗嗜好皆同瑶人”;六是封建朝庭招抚时,将与瑶族杂居的其他民族成员同时招扶至瑶区;七是其他民族成员生活在瑶区,慢慢地被告同化。

        总而言之,瑶族的主源是九黎蚩尤苗,次源则是苗、驩兜、濮、撩、越等等。主源和次源共同构成了今瑶族。

    第三节江华瑶族的来源

    江华与瑶族的历史关系。瑶族进入江华,从唐宋时期,湖南南部、两广北部是瑶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来看,作为这一区域的一个山区县,此时应有瑶族活动。“宋时,瑶民游居于道州”,江华属道州江华郡,江华亦应有瑶族活动。瑶族编户定居于江华,始于明洪武初年。上五堡李姓等瑶族是明洪武初年被“招抚下山,准买民田为业”的。他们下山之前“左腰长刀,右负大弩,种黍菽以为粮,猎山兽以续食”,达六代之久。以每代25年计,正好是宋时进入江华。

    而于宋元时期散居于近邻边界山区的他姓瑶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不停地迁徙。但因“州郡漫不加恩”“催督严峻,多不聊生”,便“邀同伴,铤而走险,攻入江华”。南岭山多林深,官兵屡次移兵镇压,也因瑶区“邑连两广,地近诸瑶岗”,不得不由剿而改为抚,采取高山瑶“准买田寄籍”“立瑶老为之约束”的所谓“抚绥制驭”政策。这样,无数高山瑶过渡为平地瑶,其他地区瑶民也纷纷赶来江华定居,成为江华境内人口最多的民族。

    江华瑶族源于九黎蚩尤。九黎蚩尤后裔发展下来,到秦汉时期被称为“蛮族”“盘瓠蛮”,汉中后期被称为“长沙蛮和武陵蛮”,居住在湘北、湘中、湘南大地,南北朝时被称为“莫徭”。据有关史籍和明清时期的《江华县志》记载以及民间口碑流传资料表明,江华在隋唐时就有瑶族先民在境内活动。宋代,江华境内的萌渚岭山脉以及与广东连州、连山等交界地区瑶族活动更为频繁。清同治九年(1870)《江华县志》就说到宋以来有“莠民”和“蛮左”。“又有一种莠民,散处山野,衣尚绒绣,花布、短巾……士人以其同于瑶。”“境内有‘蛮左’。”据《随书·地理志》记载:“蛮左乃盘瓠之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连州腊月观莫瑶猎西山》描述了与江华交界处的瑶族情况:莫瑶“张罗依道口,族犬上山腰”。宋庆历瑶民起义后,宋王朝为了控制瑶族,曾在江华锦田(今码市)建立军事据点(锦田寨)。瑶族编户定居于江华,始于明洪武初年。上伍堡李姓等瑶族是明洪武初年被“招抚下山的”。他们下山之前“左腰长刀,右负大弩,种黍菽以为粮,猎山兽以续食。”达六代之久。以每代25年计,正好是宋时进入江华的。

        宋皇祐五年(1053),居住在广西梧州区的寨山人(梧州人)因被驱赶,部分从梧州迁入江华,明代又有大批进入,居住在岭东、岭西的高山或丘陵地带。

        明洪武初年,县令周干德见上伍堡(上五宝)一带大片良田荒抚,无人开垦,并与百户韩恩一道到金子山(萌渚岭山脉)招抚李东仂等17户300余瑶民下山定居在大同乡(上伍堡),也就是说把居住在上五宝南边萌渚岭山脉上已数代之久的李东仂等瑶民招下山来居住在丘陵地带的上伍堡(换名话说,如果没有在这个地方居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不可能在几年之间招下山来的,因为人民无定处,是不可能招抚的),这些人很可能是即是宋时就已活动在萌渚岭山脉的瑶族中的一部分。《李氏族谱》是这样记载的:“始祖东仂公昔由千家洞之(居)平乐府富川县连山乡(萌渚岭内),于元末之时(迁于)江华之南区苍梧乡竹子尾宿按子团。”与《江华县志》所述县令周于德等人的招抚下山大致相吻合。这部分瑶族以及后来迁居此地的瑶族被称为伍堡(五宝)瑶,又因他们从高山迁居到平地,而被称为平地瑶。平地瑶大部分从广西富川等地迁入江华。

        平地瑶属盘瑶系统。据史籍记载和民间调查研究研究,平地瑶来源有三:一是原来为“过山瑶”,后迁居平地的;二是由于起义或反抗失败,经统治阶级“招抚”,后称“熟瑶”“粮瑶”的;三是明清时期若干支瑶族从湖南、广东迁到平地定居的。据地方史籍记载,明清时期,位于井冈山脚下与江西泰和县相邻的湖南炎陵县的七岸、龙渣一带有平地瑶居住,往南一点的郴州资兴县、汝城县、桂阳县、嘉禾县、永州的新田县、蓝山县、宁远县、道县等地均有平地瑶居住,桂阳县居住都甚多。这些地方的平地瑶有许多已经汉化,瑶族的习俗保留甚微。但其居住的地方还遗留有与上伍堡平地瑶建筑风格一样的房子。平地瑶一些姓氏家谱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江西省泰和县迁到广西富川居住又迁入江华。很可能是从泰和迁出后到炎陵居住,其中一部分人再往南历经资兴、桂阳、嘉禾、蓝山、宁远、道县,而后迁居到江永、富川、江华,或又从江华迁回富川。据民间调查得知,平地瑶从“千家洞”逃出来后,历经漫长的时间,几经迁徙才到江华、富川、江永一带定居。

        明洪武三十年(1397),周姓瑶人分别从五岭山区迁入大龙山锦田泥村和小流源,到嘉靖年间又经过田沟、洋涓等地定居于冲鲁段、大冲口一带插标为记,开垦山林。宣德二年(1427)瑶人赵启满从蓝山迁入江华宁安堂,冯姓瑶人则从广西桂岭迁到水品村居住。正统元年(1436)锦田山主李目朗、李九朗兄弟到锦田的杉木根招引赵、凤、盘三姓瑶人和李姓汉人到锦田的东门横街头居住,以扼守九十九岭,后又镇守锦田。嘉靖十三年(1534),李目郎父子又到上伍堡招盘、赵、凤、周、郑、沈、李七姓瑶人进入岭东九江十八冲开垦落业,每年向李家纳租还税。即居住在务江、花江、洪江、崇江、贝江、麻江、濠江、凌江、上务江等九江及平冲、麻冲、小朋冲、龙虎冲、黄石冲、湾冲、蕨背冲、狗木冲、媳妇娘冲、屋背冲、上梅冲、下梅冲、黄沙冲、黄鹿冲、洋涓冲、老鼠冲、泥古冲、西流冲等十八冲。隆庆年间,盘姓瑶人因“广西大征”,分别从广西的贺县、富川等县进入江华务江、花江、高滩、麻江、贝江和濠江的洋涓一带,多居住在沿河两岸的大车洞、别潭、山门、濠江口、上梅口、杉木口、白潭、向新、洋涓及麻江河口等地。以后陆续进入岭东的瑶族,如邓、盘二姓龙榨瑶,盘、赵二姓广西瑶,以及个别的宝庆瑶等则多进入冲源,分布于庙子源、新庆、羊角岔、小朋口、田坪、杉木口、枫木口、中星、中河等地。

        清雍正七年(1729)赵姓瑶人经宁远、新田、蓝山进入江华贝江。他们在新田的黄塘宝寨居住20代,故又称他们为“宝寨瑶”。他们进入江华后,一部分进入贝江冲源,一部分居住在冯河边上的槁梧、蒋家河、漕滩一带。进入两岔河的盘、赵、李、邓四姓瑶人,由江西南部的万洋山经湖南南部的桂东、桂阳、宁远,以及从广东的乐昌、曲江、乳源、怀集等地辗转而来。

      以上各个时期进入江华的瑶族,不论哪一个支系,都经历了艰苦的跋涉,辗转而入,最后定居江华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甚至心血、生命开掘江华的宝藏,描绘江华发展的蓝图,浇灌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

     

     

  • 【文献类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