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后台
永州地方文化数据库
内部检索


文化永州丨李长廷:对一条路的回望  
 
【题名】 文化永州丨李长廷:对一条路的回望
【年代】 2019.10.12
【作者】 李长廷
【全文】

一次散步到曲河桥头,见纵横交错的路网以一种非常现代的姿势伸向前方,任由大小车辆梦幻般在上面展翅翱翔,我心的深处,陡生一种对于道路的崇拜之情。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类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开辟道路恐怕是第一要务,于是,路,理所当然便成了人类留下来的最伟大的文化遗存,路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时代变迁的痕迹,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清晰的脚印。

此时此刻,一条路的剪影,陡然间在我的脑际盘旋。

我坐在一辆陈旧的客车上,在半个世纪前的一条大道上飞速前进。那是1961年的夏天,高中毕业的我,要去省城长沙就学。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认识一条见所未见的大“马路”,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在此之前,我脑海中对于路的印象,仅仅是乡野间那些枯藤般或粗或细或弯曲或笔直的简陋线条,虽然经常去连州挑盐的父亲多次和我描述过有关“马路”的一些情形,因未亲眼得见,脑子里丝毫没有印象。时下乘车远行的人们,恐怕再没有人能找到我当年坐在车子里的那种感觉,当时我觉得我的心已经跃出胸腔,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围绕着车子上下左右不停地飞翔。车窗外一阵阵尘灰扑面,可我坚持不关窗门,两眼直直地望着一排排的树,一座座的村舍,一片片的田园,以及或朦胧或清晰的幢幢山影从我面前一掠而过,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快感。路并不平坦,车子行驶在上面颠簸得特厉害,偶尔身子会弹跳起来,额头碰了车壁的某处地方,疼得眼冒金星,但我没有丝毫抱怨,既不会抱怨路,也不会抱怨车。我想起我的一位堂兄多年前去当时的永州府读书,走的是上梧江那条山道,那时从宁远县城去永州府只有两条所谓的大道,一条经柏家坪、响鼓岭,一条经保和铺、上梧江,而我,却坐上了客车,可谓一步登天。一路上,为了宣泄心中涌动的激情,我反复向着窗外默诵未央的诗: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好像飞一样——当年的感觉现在想来似乎有点可笑。也难怪,二十岁之前,我没有走出过县城,平时,完全是靠两只脚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乍一坐上汽车,心境自然不同。我的记忆中,车子到达曲河已近黄昏,趁等待过轮渡的空隙,我下车去登上一处高坡,向茫茫远方凝目眺望,但见山峦重叠,四野一片苍凉,心中蓦然生发出一丝感慨:从宁远县城到冷水滩,翻山越岭过轮渡,连飞快的汽车也要跑上一整天,这个世界真是太遥远了!遥远得简直没有边!什么时候才能拉近我那个古老故乡与外面世界的距离呢?

人的感觉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当年站在曲河渡口,觉得自己与故土相距遥遥,宛若走到了天的尽头,今天站在曲河桥头,却仿佛是站在自家门口,毫无距离可言。个中缘故,恐怕与时下大规模的道路变革有很大关系,四通八达的路网正在改变一切:速度,距离,观念,思维……时代在改变着道路,道路也在改变着时代,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

哧溜一声,一辆轿车悄然停在我的身旁。

车上下来一位年轻人,频频向我招手,仔细一看,却是我的一位堂侄。

“叔,今天中午我请你喝酒。”说着一把将我拉上车去。上车坐定后,堂侄方和我道明原委,说是他爸一大早从老家河里弄了一只三斤重的团鱼,一定要请我回去尝个新鲜。当时我还懵懂着,一个劲说不行不行,下午我还有事的。堂侄这时就笑了:你以为是到北京啊,不就回家吃餐中饭吗,不到两个钟头的路程,耽误不了你的事。堂侄一番话,一下子使我回过神来,是啊,如今回趟老家,就如去一条长街走几个来回,速度之快,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想起半个世纪前那一整天的行程,现在居然被改写为两个小时,心中不由感慨丛生。

坐在堂侄的车上,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全是路的剪影。平时,我们说到时代的变化,眼前浮现的,不是那些红红绿绿的长街,就是那些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殊不知,既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恰恰是脚下的道路工程!路!路!路!唯有路,能带领村庄走出封闭,能带领城市走向繁荣,能带领人类创造神话!

历史是一节一节从路上走过来的,对一条路的回望,既是对现实的由衷赞叹,更是对未来的倾心向往,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高歌吧,为我们日新月异的祖国高歌吧,正在享受道路便捷的人们!

来源:红网

作者:李长廷

编辑:周文君